在拥有百余年工业文明史的重工业城市辽宁抚顺,有一座“接地气”的煤矿博物馆,向游客述说着曾经发生在抚顺煤矿土地上的难忘故事。
抚顺的煤炭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以前,就有手工开采煤炭的历史。自上世纪初挖出第一锹煤起到现在,抚顺矿区已历经百年风雨。为了展示和传播抚顺煤矿发展历程和抚顺底蕴深厚的煤炭工业史,煤矿博物馆应运而生。
由抚顺矿业集团筹备建造的抚顺煤矿博物馆就建在抚顺西露天矿参观台原址。西露天矿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煤矿,也是抚顺工业文明的特殊见证者。据工作人员介绍,2004年7月,这里被评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已成为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地。
走进博物馆一楼展示厅,笔者不禁眼前一亮,恍惚间还以为自己误入了《魔戒》里神秘的摩瑞亚矿坑。这里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巨大的猛犸象、小巧的矮脚马、凶猛的翼龙与丰富的珍稀远古植物标本让我们大饱眼福。跟随着讲解员,我们亲历了地球环境的演变以及煤炭形成的漫长过程,感受到一种来自自然的生命力量。
沿着展厅往里走,就进入了一条光线微弱的模拟巷道,那里模拟了真实的矿井环境,展示了从古代采煤方式到现代开采技术的演进过程。模型以动态的形式再现了一座“开矿、采煤、运输”三位一体的“煤矿”。身临其境,不禁想起诗人郭小川在抚顺《胜利矿纪事》中一句献给抚顺煤矿工人的话——“这里的英雄们并不沉湎过去,他们的心,向着伟大的明天!”
为了让游客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煤矿文化的精髓,抚顺煤矿博物馆还运用3D立体电影、悬浮立体成像、幻影成像等技术,立体化地介绍了抚顺煤矿百年发展的历程和抚顺矿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中的跨越发展,把游客带入对煤矿历史的了解和追想……
跟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参观了抚顺市煤矿发展相关的珍贵文物、图片和模型,感受了抚顺矿山起伏跌宕的难忘岁月。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矿工十年(2001年到2010年)的工资条,一张张保存完好的工资条为矿工们存留着那段难忘的记忆。矿工递增的工资背后,是这支特殊的队伍为国家的默默付出。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抚顺煤矿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抚顺矿区经济发展极为关注。毛泽东、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江泽民、乔石、朱镕基、温家宝等都曾来到抚顺矿山视察,饱览十里煤海。在博物馆三层,多位国家领导来这里视察的影像、图片资料被保存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抚顺西露天矿的矿田蕴藏世界上罕见的特厚煤层,这里盛产稀有矿物质煤精和琥珀。据了解,煤精在世界上十分罕见;在中国,抚顺的煤精块大、密度大,最适宜雕刻,且保存时间长久。因此,抚顺的手工艺人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煤精进行艺术加工,将其加工成精美的工艺品。半坡遗址中神秘的珥铛形器和曾在人民大会堂摆放的地球仪等世人瞩目的煤雕作品,无不彰显了抚顺的独特资源和卓越的雕刻技艺。
登上十楼的观景台上,还能观看日常开采煤炭的真实场景。不到这里,是无法想象“亚洲第一大坑”的雄伟奇观的。站在瞭望塔向下望去,一道道矿层在脚下层层展开,蜿蜒曲折,一望无尽。充满历史底蕴的煤矿博物馆,俨然一座历史的丰碑,蕴含着丰富的煤炭采掘文化、独特的矿山人文景观、矿工的爱国精神等,构成了抚顺煤矿旅游的核心,让宝贵的煤矿文化遗产“活”起来